前言
今年台北國際書展(6/2~6/7)不畏疫情威脅,仍舊圓滿落幕。私心覺得有點像去年東京奧運一樣,如今任何可以團結起來的聚會,某種意義上來說就足以令人動容。
今年是我第一次參加書展。展期第一天也是非常有幸地,初次以業界身分參加相關論壇。同場的【童書論壇──台灣原創與國際共鳴】相信也非常精采,今天就先來分享一下我在出版力論壇【出版的未來,未來的出版】所作的筆記與心得。
關於一個未來
本次論壇邀請到三位不同領域的專家:出版資深前輩蘇拾平、社會學教授李明璁,以及著作權法律師蕭雄淋。整場論壇以非常全面的角度去探討講者各自認知的出版,以及他們絞盡腦汁為這個產業找到的可能性。
我們都不知道未來會走向哪裡,但是總有些蛛絲馬跡可以供我們參考,做為未來的一點方向。
從時間的軌跡,找尋線索
講者:蘇拾平主編(大雁出版董事長)
蘇主編現為大雁文化的董事長,業界暱稱「蘇公」。身為一名資深出版人,他以自身三十多年的經驗,為我們講述台灣出版業的整個概況。他用非常感性的口吻回顧整個歷史,主題也以「時間」來貫穿,由過去探討未來,探索「紙本書」究竟何去何從?
鑑往知來
我把投影幕上蘇主編講述的歷史年表大概整理成以下:
表格呈現了出版業界時代的興衰與變化。這之中,有的出版社合併為集團,有的轉型,有的甚至不復在,有的仍屹立不搖。仔細看著表格,你會像看著某個博物館裡的東西,越看越有心得。
好比說風雲變色之際,通路的誕生源起可以看出一些端倪。實體書店開始成立線上平台,摸索新的電商模式,鞏固客群、開發新戶;而本身就以網路書店之姿初登市場的博客來,如今開花成重要的通路之一,也開始進駐超商,擺個書架曬個存在感。
又或者消費者的閱讀習慣,更顯見於電子書攻佔市場的結果,並反映在新書首刷量上。興盛的黃金年代,首刷平均半年就可再版;如今印個新書,能夠在兩年內賣完首刷量就很了不起了。各家知名電商也開始發展自己的電子閱讀市場,諸如閱讀器、電子書籍等。
一言以蔽之的描述可謂一針見血。
科技影響,一體兩面
科技不可否認地影響了整個產業,但比起悲觀地說它是衝擊,不如客觀一點,說它是雙面刃吧。
就拿上段的電子書為例,電子書沒有印刷成本,沒有囤貨/絕版的問題,因此相較紙本書籍而言毛利高、賠損低。再舉網路書店,雖看不到實體書長怎樣,卻方便我們找書、比價。
撇除市場,產業上下游的真實情況又是如何受到科技影響?這就不得不提有點復古味的東西了,好比鉛字排版,如今用電腦軟體就能排成PDF檔;人工送書查補,今天只要用線上進銷存系統就可以輕鬆完成倉庫盤點、貨品結帳等。那在更遠的、講究永續的未來社會,環保淨零碳排的需求,勢必也對印刷業產生影響。
紙本死了嗎?到這裡還沒有一個答案。
蘇公只問了一句,面對新舊交錯,該上船一起走,還是堅守港口本來有的東西?這個問題沒有正確答案。最後他下的結論是:
新書/新創都是因緣際會,下個五年、十年能繼續被閱讀,才是出版的長期經營核心。
並送給我們兩句很美的引言。
書,掙扎向永恆。
波赫士(Jorge Luis Borges)
新發明總是讓老東西起了變化。
艾科(Umberto Eco)
紙本如何再次性感?
講者:李明璁教授(探照文化負責人)
先前就聽聞明璁教授這號人物,頂著一頭捲捲髮及開朗的笑容,外表跟大學生沒什麼兩樣。活潑台風讓人很容易就進入他有趣的講課情境中,好像回到學生時期一樣。
一開頭他便以三個專有名詞抓住聽眾的注意力:
- #性感(Sexy):連動到我們自身的愉悅感。
- #本真性(authenticity):獨到、無法再被複製的。
- #物質感(sense of materiality):感知物質的能力。
在一切雲端數位化的時代,我們要怎麼再度跟傳統紙本產生「有感」、「有fu」的連結?除了觀察這三個名詞以外,我們也要先從身處的時空來討論。
「數位」究竟帶給我們什麼?
明璁教授以下面這張圖勾勒出數位時代下,內容產業如何變革。我們可以看見圖表不僅說明了科技、文化、經濟等社會重要層面彼此密切關聯外,同時也可以看到現代的閱聽人如何「完整而平等」。
數位帶來的巨大改變,不是只有衝擊而已。如果將「publish」這個詞翻譯成中文,並不只有「出版」的意思,它最根本的原意是「散播」。而數位附加於上的價值,更能解釋它為何有更多機會與可能性。
文化多元帶來更多自由與觀點,以前的知識與資源落差,因為現在人人幾乎都有手機平板電腦,而達到平等;經濟轉型帶來的富裕社會,讓人們在追求效用的同時,也更加追求知識提升與自我實現;科技創新,讓我們跨越種種資訊隔閡,反而幫助我們得以觸及很多以往從未有過的資源。事實上,數位資訊化的時代,帶來更多的是文化平權、民主化與去中心化的正面效應。
開始有感覺了嗎?
再進一步體會,就可以發現現代人的閱讀,已脫離不了自身的感受;而這份感受是強調實際親身的五感開發,在這裡教授提出的「體驗經濟」就是時代下的產物之一。同樣地,「閱讀」也在這樣的環境脈絡下,尋求一個「關係」維持與「自我」定位的拉扯。
「策展」成了重要媒介
喚醒知覺的方式,就是讓自己與某個事物更有親近感。如同我們曾在小時候最懷念的,那些已逝去的時代的眼淚。以我身為一個八年級生為例,幼稚園時的錄放帶、小學時的錄音帶和胖胖電腦(我都這樣有別於液晶XD)、國中的無名小站和即時通等。
如果說這些東西足以成為回憶,那麼必定有許多共享過這份回憶的人們,會用最感性/性感的方式重新回味。
「策展」因而成為最浪漫也最重要的活動。教授提到,當數位化時代下的訊息與敘事達到夠破碎的狀態時,就有可能物極必反,引起所謂的「鐘擺效應」(Pendulum Effect)。明璁教授分享,當我們為千禧時代孩子們擔憂的數位沉迷、再無知覺,其實這些孩子們也可望去體驗復古的、他們出生時就未曾有過的那些「有感」經驗。實際例子如同教授本身創立的探照文化、麥田出版的時代感書系、閱讀關係學中發想的「書與XX」邂逅的火花等。
片刻寧靜的心流(flow)
探討這麼多「感覺」,能不能有一刻是完全屬於自己的平靜呢?
資訊爆炸時代的「反向閱讀」,追求放空、恍神地讀,例如隨意翻閱著以圖片與照片為主的攝影書或繪本。同樣的概念不只在閱讀,在追求視覺刺激的電視節目中,也出現了北歐興起的Slow TV系列,Slogan源於一名網友最真切的心聲:「這節目什麼都沒發生,真是太好了。」
最後,明璁教授送給我們的,是柯特茲(Andre Kertesz)的攝影集《On Reading》,書中捕捉的每個畫面都如此靜謐迷人。附上教授本人說的這段話:
相對平等、專注沉浸於渾然忘我,那種時間彷彿暫停,只屬於自己的片刻,就是「書」的特質。而在每天被資訊淹沒得無法招架之時,閱讀也是最好的保護了。
期待出版業者的團結與勇敢
講者:蕭雄淋律師(北辰著作權事務所創立人)
蕭律師是台灣著作權法的權威,長年致力於相關法案的談判與推動。前陣子我有去聽過他專門講著作權法的講座,當時他在現場為觀眾耐心講解許多個案的處理方式,受用無窮。
入席論壇前,報到處就發給每位聽眾小小的講義,三頁的文字,是蕭律師語重心長的心聲。作為論壇最後一個講者,他把所有精華內容濃縮在講義裡。口頭補充的,同時回饋前兩位講者的分享,也發自內心呼籲所有出版業者應當團結一心。
用群體的力量爭取發聲
蕭律師具有46年的執業經驗,熟悉所有與著作權法密切相關的文創產業。他指出各產業的興衰變化,以及各自為了適應新科技所做的大幅改變,例如錄影帶業轉型成有線電視或KTV、廣播電視業向網路邁進等。
而在這之中,尤以唱片業團體最為團結,也最注重自己的權利。不僅很早就透過美國的國際唱片組織,以高於國際公約的標準,將唱片作為獨家「錄音著作」保護;推動著作權法草案時,也積極向立法委員爭取許多權利。
然而,出版業相形之下顯得消極。「產業獨立」的觀念薄弱,僅擁有製版權,卻不如中國、日本等國具有獨立的出版權及版式設計權。在這樣的情況下僅能依附作者,而沒有自己的經紀權;沒有經紀權的情況下,就沒有多元的收入支撐紙本書的利潤,比如權利金或廣告收入等。
組織智庫團體,形成策略聯盟
蕭律師的建議,是希望出版業者盡可能地發展多角化的收入來源,結合網路資源製作有聲書、podcast節目,甚至是線上課程。並且與其他IP產業(電影公司、電視編劇、OTT串流)保持密切關係,將成果與利潤極大化。組成智庫團體就是一個具體的方式,集思廣益地策畫法令遊說、觀察國外出版業狀況,並研究轉型方法與出路。讓產業與政策緊密相連,持續提醒政府關切這個內容產業的文化龍頭。
後記
同溫層取暖,可以讓你知道你並不孤單。因為有一群跟你一樣愛紙本的人,苦惱著相同的問題,辯證著你所深信的價值。
蘇總編讓我看到出版業界的歷史,李教授用數位的可能性給了出口,蕭律師則是苦口婆心的警惕。
最後就用近期看到最感動的一段話,為整個講座畫下一個最完美的句點吧:
書籍通過了時間的考驗,並展現了長跑健將的實力。每當我們從革命或人類災難的夢魘中清醒過來時,書籍依然伴隨著我們。
我們千萬不能忘了,許多個世紀以來,在歷史手冊並未登錄的一場戰爭中,書籍一直是我們的盟友。那是我們為了保護各種珍貴發明的奮戰:文字,幾乎就像一陣清風,倏忽即過;小說,我們為了理解混亂並倖存其中的發明;知識,無論是真實、錯誤或暫時的,都是我們從無知這塊堅硬岩石慢慢刮下來的。
《書頁中的永恆》
我們都迷戀著紙本翻閱的靜謐,那個當下屬於自己的時空。
世界上有些東西正在變化著,但也有一些東西是永恆不變的。